“我报名!”
在接到屯昌县委组织部要组建一支弛援儋州抗击疫情青年志愿服务队的通知后,我立即主动报名,要求加入到这支志愿队伍。从报名到出发,仅仅用了4个小时,在前往儋州的途中,我才告知家人我要去抗疫一线了,他们回复我,“支持你去一线”“千万要做好防护”,怀揣昂扬斗志,我便踏上了抗疫征途。
不久,我们这支志愿者团队抵达疫情重灾区儋州市白马井镇,对于这趟“未知之旅”,大家都充满了斗志与激情。第一次穿上白色防护服,同伴们用马克笔在防护服上写下只属于自己的“特殊符号”,我也不例外,带着这枚奖励自己的“勋章”,成为了一名“大白”,开启了我的抗疫志愿服务工作。
超市里保障物资的“分拣员”。来到疫区,我被分配到高风险区万家惠超市负责物资配送任务,为了保障高风险隔离村庄的物资供应,超市每天接到的物资清单数百份,我和队员们化身超市员工,按照清单上的菜品进行分类、拣菜、过称、打包、收银等工作。在不透风和没有开空调的超市里,我们将一袋又一袋的食物搬进搬出,汗水早已将衣裤浸湿,但大家仍在坚持,不敢停下来多歇一刻,只想尽快将物资运送到居民家中。
物资供应超市的“守门员”。为了保障隔离村庄的物资供应,超市的“重新营业”引来了不少群众的聚集,因此第二天,我和几个同伴负责“守好”超市的大门,避免非工作人员进来采购。针对附近居民想要给自家采购食物的需求,我一一向他们解释并深表歉意;针对社区或者小区物业采购人员,我在门口做好采购清单的交接,与超市经理联系,随后再由志愿者帮忙采购。
协助滞留旅客转移的“讲解员”。某天晚上11点,我正准备入睡,突然接到队长通知的紧急任务,需要队里出一名志愿者凌晨2点半到海花岛2号岛协助转移滞留旅客,我义不容辞主动请缨,立马调好闹钟,准点出发。到达目的地后,第一批滞留旅客已排成长龙,我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给现场滞留旅客反复讲解返程规定,安抚他们的情绪,“请大家有序排队,保持好一米间隔”“这位旅客,您的信息都准备好了吗,需要我帮您审核一下吗?”……不断重复地解释工作,早已让人口干舌燥,但是我仍坚持将信息传达给每一位旅客。第一批滞留旅客已护送完毕,第二批在凌晨4点半才开始转运,还有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我和志愿者们席地而坐,趁着这点时间抓紧躺在草地上稍作“补眠”,等再次听到旅客行李箱轮子的声音,我们赶紧起身,又继续工作。伴着海花岛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最后一批旅客也登车转移了,其中有位旅客小朋友对我说:“谢谢姐姐,这里太漂亮了,下次我还会再来海南玩的!”看着她,我的疲惫感消失了,那一刻,所有的汗水都是有意义的。
核酸样本的“搬运工”。由于队员身体不适,我主动提出代替他进行核酸样本的打包及转运工作。我和队员们顶着烈日,奔波在核酸检测点和核酸送检实验室,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看似“跑跑送送”的任务,其实并不轻松,核酸样本转运节奏快、强度大,清点、登记、消毒、打包、转运等,每个环节都是考验,四五个小时闷热的工作,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不能喝一口水、不能上厕所,休息之余只能靠抱着冰块给自己散热。
在与疫情焦灼苦战的艰难时刻,我学会了“苦中作乐”,那就是每天给防护服画上可爱的图案,例如“啵啵椰”“雷公马”等,缓解一天忙碌后的疲惫。在这次的志愿服务中,我看到了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以及志愿者们不分昼夜、埋头苦干,广大市民积极配合,支持防疫工作。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件件暖心的小事,汇聚成了强大而又温暖人心的力量。这让我深深地相信,爱和希望,一定比疫情蔓延得更快!
唐子羚
2022.8.24